“圳品”故事

圳品故事——鱼游大海天地阔

“圳品”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6-20

6月13日中午12时,广东省深圳市文锦渡口岸,几辆满载鲜活水产品的运输车正排队通过。车上装载着鳗鱼、鳙鱼、罗非鱼、鲻鱼、青口、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总重近3吨。口岸另一侧,十几家香港农贸市场、酒楼正为迎接当天各类水产品的到来做准备;口岸这一侧,深圳市智倩达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刚刚结束当天供港水产品的备货、装运工作。  

智倩达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水产品养殖、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黄创智的“卖鱼”生意就开始了。因水产养殖技术先进、产品品质好,公司成立前,黄创智的团队就已连续多年承担“供港”水产品养殖工作。  

近年来,这家公司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2019年,我们响应深圳市政府号召,参加深圳标准促进会‘圳品’认定,所养殖产品中的鲫鱼、草鱼、罗非鱼成为第一批通过‘圳品’认定的水产品。”公司总经理黄永强告诉笔者,此后,公司陆续新增黄颡鱼、鲢鱼、鲈鱼、青口、青蟹、文蛤、鳙鱼、鳗鱼8个水产品种,目前已拥有“圳品”水产品11个,是深圳唯一一家有多个产品通过“圳品”认定的水产品养殖企业

image.png

谈起对产品通过“圳品”认定的感受,黄永强告诉笔者,“圳品”检测要比“供港”产品检测更为严格。单从检测频次看,“供港”产品需在通过文锦渡口岸时,由香港食环署驻点机构进行一次检验;“圳品”产品早在养殖过程中,就需经过生产企业进行的检测,进超市前又要接受一次检测,平时还有深圳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的不定期抽检。此外,已认定为“圳品”的产品,每年需通过统一检测才能留在“圳品”队伍里。多个检测环节发力,确保每一条鱼、每一粒青口的质量都达到标准要求。

image.png

“作为一家从家庭养殖业起步、发展而来的企业,以往,我们在标准控制方面缺少严格的执行制度。申请‘圳品’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标准促进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指导,对产品质量提升起到很大帮助。”黄永强介绍,在指导公司养殖基地控制产品质量过程中,来自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要求留下记录养殖过程的文字资料,从鱼苗放养到成鱼出塘都有生产记录。  

image.png

“哪一天、哪个鱼塘投了苗,用的什么饲料,记录得一清二楚,便于追溯管理。”黄永强说。  

严格品控不仅保证了过硬的品质,还为优质产品、企业赢得更广阔市场的“敲门砖”。  

“超市等销售主体并不会将关注点放在对所售水产品细致的品控上,且多年来已有固定进货渠道。成为‘圳品’前,我们的产品进入超市有一定难度。”黄永强表示。通过“圳品”认定前,公司产品仅供应盒马生鲜一家商超。2019年通过第一批“圳品”认定后,公司于2020年与叮咚买菜签订合作协议,当年,公司在叮咚买菜上的销售额就达到1100万元,盒马生鲜销售额达到980万元。2021年,公司新增美团买菜、天虹超市作为供货客户,销售额再次获得更大幅度增长。  

“成为‘圳品’不仅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公司产品知名度,为我们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黄创智表示。  

2020年3月2日,智倩达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捐赠了一批鲜活水产品,包括鲫鱼、罗非鱼、草鱼等“圳品”鱼类3000余条,货值82000余元,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圳品”以严格要求打造出高标准的城市品牌,为深圳市民带来更多安全、美味的食材。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