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品故事——从陆地走向“深海”
“圳品”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5-22
5月11日~13日,在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上,“圳品”水产品主题展区首次亮相,深圳15家渔业农业龙头企业和11个水产类菜篮子基地参展。
金汤鲍鱼、原汤鲍鱼、黄金鲍肉、活冻鲍鱼、大盆菜……在展位上,这些“圳品”吸引了许多参会者驻足,询问工作人员海产价格,有的市民现场就买走了不少海产品。
“‘圳品’不仅是具有深圳特色的高标准城市品牌,同时也能以品牌优势吸引和带动‘圳品’相关产业行业素质、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主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在博览会现场,一家参展公司的经理表示,该公司将扎根深圳,把更多高标准、精品质的“圳品”销往全国。
“圳品”不仅为百姓带来新鲜、健康的陆地食材,也为优质水产品拓宽了销路。自2019年推出以来,“圳品”在选品过程中带动许多水产养殖户深耕海洋“牧场”,推动优质食材市场从陆地走向“深海”。
随着“圳品”选品官们在全国发掘了多个优质水产养殖基地,深圳市场被输送进优质水产品的同时,也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持续收益。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100多户“圳品”金鲳鱼养殖户将原来的浅海养殖转变为深海养殖,养殖范围拓展至距海岸线80海里至100海里海域,网箱深度在水下15米至20米之间。养殖方式变了,鱼的品质也相应提高了。
吴武林是一名广西的海产养殖户,以海水养殖金鲳鱼为主。自家产品在2021年加入“圳品”后,不仅销量有了保障,还能提前收到大部分货款。目前,老吴养殖的“圳品”金鲳鱼,成了深圳市场上的紧俏货。
“加入‘圳品’前,年销售额160多万元;加入‘圳品’后,年销售额约215万元。产量、销量、收入都提高了。”他欣慰地说。
吴武林介绍,“圳品”金鲳鱼上市销售前,需要对养殖、生产、加工等每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在经过100多项检测后,产品包装会贴上具有唯一身份识别功能的溯源二维码,实现产品的全过程溯源。
事实上,水产品想要走进千家万户的菜篮子,需要安全的养殖环境、科学的喂养方式、透明化的可追溯链条,而这些都离不开高标准的建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莫熙玲说,从首批“圳品”上市以来,已有1235个产品获评,商超端销售额已超过37亿元。“圳品”标准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标准上“高于国标、对标一流”,在生产端,除了种植之外,土地质量、空气质量都是“圳品”评定条件,要进行监管,“圳品”已成为深圳市民心中“食品安全”的代表。
从陆地到海洋、从田间农产品到餐厅各色菜品,食材选育范围在不断拓展。这一过程中,不变的是“圳品”对品质一以贯之的追求和坚守。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不论在果园还是海田,无数个“圳品”好故事正悄悄发生着,它们正为鹏城的居民和游客们带来更优质的饮食体验。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