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将盐碱地打造为“鱼米之乡”!“圳品”大米注入新能量!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 2023-10-16

新疆,以前不产海鲜,也不盛产水稻,当地人爱吃的新疆抓饭原料米也要靠外运维持。在科技的赋能下,经过专家团队反复试验,终于实现海鲜和海水稻在新疆本土化这一目标。

在新疆盛产海鲜和海水稻的背后,都和盐碱地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5亿亩可以开发利用,新疆就遍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地。

image.png

image.png

喀什帕乡素有“红色稻乡”之称,但喀什地区土壤盐碱度较高,全市90%的耕地受到盐碱化的威胁,随处可见白花花的盐碱地,传统水稻在帕哈太克里乡种植亩产不足300公斤,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当地食用的大米也要靠外省运入才能满足。

image.png

中农海稻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盐碱地综合利用国家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向盐碱地要粮食与耕地,自2018年开始积极投入深圳援疆工作,将超耐盐碱、高抗逆性的优质海水稻种子带到帕乡生根发芽。通过多年的试种试繁,筛选出适应当地重度盐碱生长环境的优质海水稻品种,实现亩产超过500公斤的喜人成绩,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image.png

新疆喀什北邻天山,南接昆仑,高寒的冰雪融水沿地层裂隙通道溢出地表,形成新疆喀什帕乡多处天然泉眼和两条水系源源不断的水源。高山泉水长时间的地下径流,水质清澈甘冽,晶莹纯净。钙、钾、铁、锌、锶等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溶于其中,特别是与人体骨骼形成密切相关的锶元素含量更是高达0.7毫克/升,是常规矿泉水的3倍,帕乡水鸟海水稻大米是喝昆仑山冰雪融水长大的健康好大米。

帕乡水鸟海水稻大米更是以其特有品质,获得“圳品”认定、健康食品认证,产品获批为“消费帮扶产品”,基地获得“GAP”认证,产品质量有保证,成为深圳科技援疆的名片,也成为喀什的对口帮扶明星产品。

image.png

近年来,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推动下,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中,重点建设高品质耐盐碱粮油作物生物育种中心。打破深圳和喀什联动的耐盐碱粮油作物研发平台,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做出深圳贡献。

今年1月,新疆喀什的海水稻大米获评成为圳品。在深喀两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喀什市圳品海水稻年产量达到了6700吨,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米袋子。


来源中农海稻

转自深圳食药安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