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打造瑶乡“圳品”:“牛”转乾坤,走向“羊”光大道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 2023-02-15
宝安-都安粤桂协作新时期以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瑶山牛”4个“圳品”的基础上,继续帮扶澳寒羊羊肉、澳寒羊冷冻羊肉2个产品系列、11.8度野生干红葡萄酒、11度精装野生葡萄酒、12度野生干红葡萄酒、13.6度野生干红葡萄酒4个产品通过“圳品”评价,“圳品”总数10个位居广西33个协作县首位。并且通过各级产销对接活动,推广宣传全县的供深基地、出口(供港)基地、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无公害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系列资质,形成以“圳品”为核心,全县农特产品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畅通市场销售渠道。深圳市采购都安县农产品从2019年的600万元,到2021年超过7000万元,2022年销售额为7509万元,市场化占比从低于10%,到超过80%,在深圳开设“瑶山牛”分店超过40家,2023年以来澳寒羊旗舰店和大型商超销售如雨后春笋,呈现生机勃勃的市场化局面,“圳品”赋能加快走向“羊”光大道,不断提高都安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从标准化养殖到品牌化销售的消费帮扶模式,加快肉牛肉羊龙头企业的强链补链延链环节,推动新时期产业振兴的全链条发展。
一、抓“圳品”建设,助力提升标准化水平
以“圳品”评价作为赋能产业协作的“催化剂”,在原有都安瑶族自治县“瑶山牛”4个“圳品”的基础上,2022年以来,驻县工作组严格按照粤桂协作工作队的工作要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率先启动“圳品”申报工作,根据帮扶诉求和困难要求,以工作专班形式推进“圳品”评价,帮扶链接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等专家团队,通过开展现场“圳品”宣介与质量标准培训3场以及开展线上“一对一”指导、组织申报材料、专家现场评审等形式,帮扶澳寒羊2个产品系列、野生毛葡萄4个产品系列通过“圳品”评价,目前全县“圳品”总数达到10个,覆盖肉牛肉羊。全面推进都安打造高质量的城市食品品牌,为肉牛肉羊抢滩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取得高标准的“准入”资格。
同时根据大石山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开展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标准养殖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重点的优质肉牛肉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模式,从养殖、屠宰、加工、物流、品牌、销售等环节全产业链帮扶,不断深化“一县一园”的帮扶机制,建成万头肉牛养殖基地3个、万只澳寒羊养殖基地4个,乡级肉牛规模养殖场21个、肉羊规模养殖场45个,基本实现了“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舍、户有牛羊”的养殖格局。全县现有肉牛14.26万头,年供货能力1万吨;肉羊67.03万只,年产10万头,肉牛肉羊龙头企业主要有大都华公司、桂合泉公司、澳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
深圳市宝安区援建的深圳-都安小康中心牛场
肉牛屠宰
宝安区帮扶引进的牛羊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中心项目
冷链物流运输
都安野生毛葡萄种植基地
野生毛葡萄酒加工生产
二、紧扣产品供给质量,打造优势品牌
2022年以来,为继续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做强做大,根据各乡镇的养殖规模,农户的养殖技术、积极性,在原有模式基础上,以户为基本单位,以“防返贫 守底线”为要求,以农户稳定增收和打造“百亿牛羊”产业为工作目标,撬动金融机构每年投入不少于5亿元,实施“牛羊贷”,符合条件的农户最高申请30万元,持续发展牛羊养殖业,3年内的利息由政府补贴,并且粤桂协作帮扶对接深圳市鼎禾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深农集团、深圳宝农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大湾区的主要采购商,以“订单式”推动肉牛肉羊产业打造2.0的升级版本。
以当前深圳市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为契机,按照宝安区“专馆-专区-专柜”消费帮扶的布局,粤桂共计投入约30万元,在都安打造集农特产品展示、直播带货、产销对接、电子商务培训等为一体的深圳宝安-广西都安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中心,通过该平台整合全县农特产品,不仅能全方位展示都安县扶(带)贫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并且形成“抱团取暖、资源共享”的双安中心联动格局,倒逼生产端,指导科学开展订单式种养殖,同时以终端销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化占比。
2022年6月27日,深圳宝安-广西都安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中心开展“感党恩、迎七一、拓销售、圳乡村”为主题的农特产品直播带货活动,现场推介澳寒羊
三、深度融合市场资源,推广品牌美誉度
聚焦产加销的重点和难点,宝安区从政策、平台、品牌、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实现冷链物流“供、储、展、运、销、配”全链条无缝衔接,帮扶都安瑶山牛和澳寒羊抢滩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帮扶引导深圳市鼎禾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深农集团、深圳宝农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钱大妈、天虹超市等餐饮企业,定向采购瑶山牛、澳寒羊6个圳品系列,同时设立区县级消费帮扶中心2个(宝安区和都安县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中心)、专区2个(麦德龙、华润万家)、专馆64个、专柜217个、约40家“瑶山牛”分店,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关注“832网站”、“宝扶贫”、“圳帮扶”等4个线上采购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消费帮扶机制,营造“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良好氛围。
通过“圳品”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安农特产品销往深圳市从2019年的不到600万元,增长至2022年近7509万元,4年时间增长约11.5倍,其中“瑶山牛”对销售额的贡献率超过90%,市场化占比近80%。强化品牌意识,帮扶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并通过电子商务、冷链配送、大型机构直采、设立直销网点等多种方式,推动都安“圳品”进入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做优做强都安“圳品”的消费帮扶。
6月27日,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调研指导都安县消费帮扶中心,并肯定深圳市宝安区消费帮扶模式